文|墨山看客
编辑|墨山看客
判断一名军事家是否优秀,有时候并不是从战场上的表现来看的,整体还是要看在整体战略上的一些判断。正如朱老总所说的那样:毛主席的长处就是事先知道这场仗到底能不能打,打不打得下。
在无法判断一场战争是否能够打赢的情况之下就盲目挑起战争,最后或许会换来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而毛主席在这方面的判断是要比许多军事将领都要优秀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着毛主席指挥的战役中都能够取得胜利。
取材网络
那么毛主席在整体战略上的把控有多么令人惊讶?在实际战争中,毛主席又做出过怎样的精准决策呢?
对局势的精准判断
早在1927年,当时的红军还藏在井冈山,如果国民党真和共产党翻脸的话,双方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一场战争。但还没等双方来得及进行试探,外敌的到来就让毛主席和朱老总的队伍遭受了不小的威胁。
在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红军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状态。要是顶着压力强行冲出去,很可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甚至是导致国民党乘虚而入。
取材网络
但要是什么都不做一直僵持在原地的话,最后资源消耗殆尽对于红军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并且这种情况对于当时不少指挥官来说,都更愿意继续保持僵持,准备强行坚持一段时间拖垮对方精神。
但是这也就导致军心开始变得涣散,会出现这种情况倒也说得过去,毕竟一直保持僵持状态,打也打不出去,守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在这种情况之下,军队内部想要打退堂鼓的人只会变得越来越多。
也就是在这时候,毛主席的一番话却给了众人打了一针强心针。毛主席表示:革命不是死守,只有活着才能够继续下去。
取材网络
毛主席很清楚一直坚守下去的下场,在没有任何外部资源补给的情况下,一味的死守只会自寻死路一步步耗光资源,这种情况对革命来说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于是毛主席便选择用这一番话来改变当前僵持的局势,其实倒也不是其他指挥官不想撤退,实在是做出这种撤退的判断所要承担的责任太大了,真撤出去的话还好,但要是在撤退过程中被伏击,那么做出决策的那个人就要背上许多人命。
这个命令可不是说下就能下的,要是真准备撤退,就要先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但毛主席也不是优柔寡断的类型,既然整体局势不适合继续坚持下去,那么自然要撤退保留有生力量。
取材网络
最终还是毛主席下达了撤退命令,尽可能地保存了红军的实力,并为之后的一系列战斗埋下了伏笔。如果当时选择坚守下去的话,红军的有生力量肯定会被敌人消耗,如果消耗太大,对于后续的长征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好在毛主席的独特战略眼光看到了这一切,这才让红军从敌人的包围圈之中成功逃离,为之后继续进行革命保留了力量。
在之后的复盘之中,其他指挥官也明白了毛主席做出这种决定的正确。要是真拼死一搏,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够保存如此多的火种。
取材网络
毛主席的精准决策
不过毛主席的精准决策还得看1930年的那场战役,当时红四军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面对敌人一天天地收缩包围圈,我军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军队内部也开始变得更加焦虑,生怕那一天敌人会突然发起猛攻。如果无法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出去的话,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难以进行接下来的战斗。
哪怕是朱德老总当时都已经开始每天晚上对每个营房进行挨个巡视,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可想而知当时的局势有多么紧张,为了能够缓解压力,朱德便和一众指挥官来到毛主席的房间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取材网络
在朱德老总将自己对这场战役的一些想法进行过表述之后,毛主席却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众人都有些意想不到的决定,分兵突围。
原本红四军的兵力就不算很多,如果按毛主席所说的这样分兵行动,那么只会让兵力更加分散,如果这时候敌人选择逐个击破,将会对我军带来极大的损失。
这一决定让在场的一众指挥官都陷入了沉默,如果真的分兵突围,一旦被敌人找到机会,分散的兵力是难以对抗敌方相对集中的兵力的,并且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甚至有部分人会因为害怕而选择溃逃。
取材网络
而毛主席也只是用一句话做出了回应:兵力多点冲出去,敌人反应不过来。见众人都提不出什么更好的想法,最终也只能选择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进行。
让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在兵力分散之后,敌人却并没有集中追捕,而是和红军一样选择了分开去追。这也给我军创造出了不少机会,尤其是红军主力并没有被敌军追捕的情况下,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我军实力。
等部队进行过重新集结之后,全军竟然没受到多少损失。也就是经过这次突围之后,朱德老总对毛主席的信任程度也再度增加。
取材网络
毛主席在整体战略上的规划和对敌军行动的判断能够给我军创造相当多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说毛主席事先就知道这场仗能不能打,打不打得得下的原因。
正是因为毛主席对整体局势的判断,才让我军战士多次从敌人的包围圈之中成功突围,并一步步取得了最后的革命胜利。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毛主席在革命事业中所做出的这些判断都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来的革命胜利,也就是因为有了毛主席,才能让我国的革命事业变得如此顺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毛主席
股市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