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刘先生,对于以色列突然轰炸叙利亚政权核心部门,包括国防部大楼,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我认为,以色列军队的这一举动不仅让人感到震惊,还带有强烈的违常之感,不少人可能会疑惑,内塔尼亚胡究竟是不是失去理智了。首先,与过去阿萨德政权铁杆敌对、誓言消灭以色列不同,沙拉领导下的叙利亚新政权实际上对以色列持有较为温和的态度,甚至主动向以色列伸出了“橄榄枝”,向其表达过合作意愿。其次,过去两年中,以色列的打击目标,除了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的哈马斯外,还包括黎巴嫩的真主党、也门的胡塞武装、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及伊朗等,这些目标都是什叶派“抵抗之弧”的一部分。而沙拉领导的叙利亚新政权实际上属于逊尼派。从某种程度上看,以色列的这次袭击实际上可能意味着它向中东逊尼派势力发起了挑战。再者,自新政权建立以来,沙拉政府展现了较为世俗的政治立场,甚至在外交上获得了西方国家的认可,还与美国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特朗普不仅亲自与沙拉会面,解除对叙的制裁,还促进了美叙关系的历史性突破。以色列这次袭击无疑是对西方,特别是特朗普个人的一个打脸。
直新闻:
根据以色列方面的说法,他们此次轰炸叙利亚首都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叙利亚境内的德鲁兹人。对此,您怎么看?
展开剩余80%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从我的角度来看,以色列的这一解释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逻辑上非常站不住脚。虽然德鲁兹人与叙利亚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矛盾,但他们毕竟是叙利亚的公民,而叙利亚依旧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以色列怎么可能为了保护其他国家的国民而进行空袭?因此,我认为,以色列所谓的“保护德鲁兹人”的理由,实际上是一个牵强附会的借口,背后隐藏的是更为深刻的战略动机。
首先,最近叙利亚新政权与以色列正就戈兰高地的归属进行谈判。戈兰高地不仅拥有重要的水资源,还是一个俯瞰叙利亚及整个中东的战略要地。以色列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该地的大片领土,尤其是在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以色列趁机全面占领了戈兰高地。此次空袭的实质,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夺取谈判的主动权,向叙利亚新政府传递信息:你没有筹码,戈兰高地最终属于我。
其次,德鲁兹人主要聚居在苏韦达省,该省紧邻戈兰高地的外围。以色列借口保护德鲁兹人,实际上是希望削弱叙利亚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进而支持德鲁兹人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性势力,成为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利益代理人。这一行为在战略上有利于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建立起一个安全缓冲区,确保其在该地区的长期利益。
第三,近年来,以色列通过打击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叙利亚政权及伊朗等,极力巩固其在中东的霸主地位。这一次袭击叙利亚,显然是希望进一步塑造一个“我最大,话我说了算”的中东新秩序,强化自己在地区的领导地位。
直新闻:
那么,内塔尼亚胡这次突袭叙利亚首都,背后是否也有其个人政治利益的考虑?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我认为这其中确实有内塔尼亚胡的个人政治动机。就在前一天,以色列的相关法院仍在审理针对内塔尼亚胡的案件,追究他在“阿克萨洪水行动”中可能的责任。而恰好在此时,以色列突然对叙利亚发动了轰炸,似乎是为了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迫使法院暂停对案件的审理。这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内塔尼亚胡此举可能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在法院审判中被定罪,所以选择通过发动袭击来稳固自身的政治地位。
按照这一推测,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以色列在过去两年中几乎没有停下过攻击的脚步。从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到伊朗,再到叙利亚,内塔尼亚胡通过不断升级军事行动,一方面为了确保自己政权的稳定,避免被司法追究,另一方面也是在试图掩盖对战争的理性反思。对他而言,持续的战争可能是避免失去权力和被追究责任的唯一方式,甚至成了他维持政权的“生命线”。
随着战争不断升级,内塔尼亚胡还背上了更多的“债务”。他未能阻止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也没有成功消除伊朗的核威胁,反而让以色列自己遭受了伊朗的轰炸。同时,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孤立日益加剧,内塔尼亚胡还面临着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综合来看,他越来越依赖战争来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甚至是“以战养战”,确保自己的生存。
直新闻:
那么,在以色列轰炸叙利亚首都之后,接下来的以叙局势可能会走向何方?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我们不妨注意一些细节。首先,这次轰炸并未直接打击叙利亚总统府,而是袭击了总统府周边的一些建筑物,包括叙利亚的国防部大楼。其次,虽然以色列派出了12架战机进行空袭,但最终并未造成大规模的伤亡,尤其是叙利亚政府高层并未受到影响。这些都表明,以色列的空袭更像是一种象征性行动,更多是为了警告而非彻底摧毁叙利亚的核心政权。
我认为,以色列此举的背后有战略考量。一方面,既要削弱叙利亚新政府的权威,阻止其形成强大的统一政权,另一方面,又不希望看到叙利亚完全碎片化,因为这会让“伊斯兰国”之类的极端势力卷土重来,也可能让支持阿萨德政权的力量再次崛起。此外,以色列还不希望过度打击叙利亚新政权,冒犯以沙特为首的中东逊尼派国家,进而破坏以色列与逊尼派国家之间的“亚伯拉罕协议”。
对于叙利亚新政府来说,面对以色列的公开侵略,他们很可能选择“忍气吞声”,尽管他们完全没有能力直接与以色列对抗。叙利亚新政府不仅不希望与美国重新闹翻,也无力与以色列发生直接冲突,因此他们可能选择适度让步,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
发布于:天津市股市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