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出生时,父母就跟姐姐讲了好多“禁忌”。
比如不能带小孩去参加葬礼;晚上不能带孩子出门,非要出门就点一根蜡烛;走夜路得一直喊着孩子的名字,不然容易“丢魂”。
当时的我还在想:“这也太离谱了,老人果然都封建迷信。”
直到今年过年那阵,我和姐姐一家一起回了老家。恰好要给过世长辈扫墓,外甥一听要出门,非要跟着我们。
一开始大家还阻拦说:“小孩子不能去墓地,阴气重,去了没好事。”
但姐姐觉得都是迷信,加上大白天的也没啥事,还是同意带他去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外甥就开始发烧咳嗽。
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是因为山上风大吹了冷风,加上烧纸钱时吸入烟尘所以才一直发烧咳嗽。
展开剩余85%姐姐也是懊悔不已,怪自己没听大家的话,害孩子遭罪。
不仅如此,生活中除了墓地,还有4个地方不适合小孩子去。
很多家长没留意,但真实事例提醒我们,这不是迷信。
陌生的地方
在6个月-3岁期间,容易引发孩子恐惧不安的东西是“陌生”。
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有安全感。
如果带孩子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比如乡下,孩子就会感觉出不安和警惕。
因为那里的环境和孩子平时生活的地方大相径庭。
一位幼儿园园长曾告诉过我,孩子年纪小的时候,不太建议带他们去太远的地方旅游。
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熟悉的环境,孩子不像大人,能很快适应,反而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情绪烦躁。
所以说,在孩子6岁之前,可以带他们在周边探索,但最好别带着到处奔波。
距离越远,陌生感就越强,对孩子的影响也就越大。
尤其是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远距离搬家的,最好先让孩子适应几个月,再让他去适应新的陌生环境,比如新学校。
有噪音的地方
想象一下,当你安安静静地坐在某处,突然!有人在你耳边大喊一声,是不是能把你吓得“半死”?
又或者,你正在公交车上低头玩手机,突然前方传来一声巨响,你第一反应肯定是有危险吧?
这种突然出现的噪音,连大人都会被吓到,更别提小孩子了。
老人常说的“别让小孩子去墓地,容易受惊吓”,其实就是被听到的声音吓到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如果孩子长期待在超过85分贝的环境里,可能会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导致耳聋。
而交通高峰期时的车辆鸣笛声、KTV、火车站候车大厅以及露天集市里大喇叭发出的声音常常都超过85分贝·。
突然出现的噪音,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惊吓。
而孩子的听觉系统还很脆弱,比起成年人,他们对噪音更加敏感。
很多婴儿正是听到这样的噪音,才会瞬间被吓愣,哇哇大哭。
噪音不仅会刺激孩子的耳膜,更有可能带来阴影。
所以,家长们要留意周围环境,避免带孩子去那些可能突然出现巨大噪音的地方。
黑暗的地方”
你知道一个会让我们不管在什么年龄段,都感到恐惧的场景是什么吗?——黑暗。
和大部分鬼片都选在黑漆漆的夜里拍摄的原因一样,要是换成白天,惊悚效果肯定差一大截。
就像老人所说的,天黑后尽量不要带小孩子出门。
城市里到处亮着灯,倒还好些,可要是在又黑又安静的农村,真的会把孩子吓得不轻。
对于孩子来说,黑暗更是恐惧的天然温床。
当孩子身处黑暗之中,他们的视觉受到很大限制,无法看清周围的事物。
加上小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在他们的脑海中,黑暗的地方似乎藏着各种可怕的怪物。
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房间里,如果突然停电,孩子也会感到害怕。他们会呼唤父母,希望能得到安全感。
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处于黑暗环境,晚上带孩子出门时,也要选择光线充足的道路
黑暗的地方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视崖实验”。
视崖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开展的心理学实验。
科学家做了一个特别的装置,分为两个区域。一半看起来像平路,很浅;另一半则盖着玻璃,看起来很深,像悬崖。
接着,妈妈会在靠近“悬崖”的一端呼唤孩子,看孩子会不会爬过透明玻璃,越过“悬崖”。
研究过程中发现,当他们把两三个月大的小宝宝放在“悬崖”那边时心跳会变慢,孩子并不感到害怕。
而把六个月大的宝宝放在平地上,让妈妈在“悬崖”边呼唤孩子时,孩子不敢往深的那边爬。
这个实验表明,婴儿大概六个月左右就知道危险了,而且这种对高度的感觉似乎是天生的,不是后来才学会的。
害怕坠落,是动物的本能。
带孩子去高层的露天观景台,或者玻璃栈道这种没有防护栏的地方时,孩子会产生自己随时会掉下去错觉。
这种眩晕感和对坠落的恐惧还很有可能给他们带来阴影。
还有一些游乐设施中的高空项目,像摩天轮升到最高处时,对于年纪不大的孩子来说,也可能是一种可怕的体验。
这里教大家一个判断孩子是否恐高的方法:
尝试让孩子站在高处,如高层建筑物的阳台、观景台或楼梯的高处等,保持静止状态,观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反应。
如果出现强烈的紧张、恐惧、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双腿发软等症状,甚至不敢往下看或有立刻想要离开的冲动,可能就存在恐高情况。
发布于:北京市股市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